韧带断裂,这四字在运动员的字典里,大概比“告别”还扎心。前不久,中国篮球新星崔永熙官宣加盟广东宏远——很多人都在看热闹,没细品背后这番不疾不徐的回归。毕竟,能突破美利坚防线的年轻面孔屈指可数,而崔永熙的梦之旅,却因前交叉韧带那场雪崩,提前在篮网画下了句号。
去年12月,崔永熙在训练中遭遇重伤。就像家门口的冬天,来得突然又不问候。左膝韧带受损的消息一出,所有人都知道,篮网队的双向合同,不等人。恢复期9-12个月,NBA球队本就人丁兴旺,怎可能为一个“待机状态”的亚洲新星专门留出位置?更何况,等他刚康复8个月,球队就开始“催稿”,要求他参加5v5高强度实战。这节奏,堪比期末复习周。崔永熙的答卷很坦白:拒绝“速成”,转身将目标锁回CBA。很多旁观者抱怨“机会难得”,可他这一幕,让我想起一句流行语——“其实认怂,也是种顶级强者的成熟。”
崔永熙回家,不是无奈,更像一种自信。如今22岁的他,膝盖远未满血,未来却还可期。广东队正好是他儿时仰望的梦之队,节奏、环境、疗伤的土壤全都配齐。更潇洒的是,崔永熙在社交媒体写下一句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,乍看像诗,细想却是篮球哲学。中国男篮的寒冬不假,但谁说春天等不来?
不过,故事到了这里,很多球迷心里另有一个身影在徘徊——丁彦雨航。如果说崔永熙是清醒的“雪中送炭”,那小丁当年更像炙热的“火中取栗”。他是近十年来中国锋线距离NBA轮换最近的人。2018年达拉斯夏季联赛上场均13.8分,连独行侠都递出了双向合同。可惜,膝盖积伤就像流年暗伤——无声,致命。丁彦雨航强装无事,拖着伤腿出赛,哪怕只能“打一会儿是一会儿”,也绝不认输。那拼劲令人动容,但也是赌徒式的孤勇。他赌那最后一个机会,却没给身体留转身余地。最终“赌局”输掉,伤病毁掉了巅峰。一个本可持续高产的“四字外援”,突然就成为伤病为伍的普通运动员,连CBA都难重回顶级。
再回头看,崔永熙和丁彦雨航其实站在了命运的岔路口。一个理智叫停,转头养伤蓄力;一个硬扛到底,最终带着遗憾谢幕。用郭士强教练的话说,运动员有时候要“知进退”。不是谁都能在青春和梦想的临门一脚前刹住车。崔永熙之所以值得被讨论,就是他用勇气“退”,而非盲目“顶”。未来他的膝盖修复完好还能再冲世界舞台,可丁彦雨航呢?留下的只有如果和叹息。
有时候,我们为运动员的执着动容,却忘了健康才是所有“高光”的前提。崔永熙不赌一把“未来”,而是坦然养伤在家,留下春天的种子。这份理性或许冷静,却为中国篮球保留了更多可能性。假如能给丁彦雨航当年传个“备忘录”,写上一句:“永远不要用伤病试探极限”,也许中国男篮的锋线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
故事还没完,毕竟春风已动,野草即将返绿。中国篮球,仍缺乏“大胆归来”的勇气,但也许经过崔永熙的这次转身,我们终于能懂:有梦就留在心里,等健康归来时再让春意盎然。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国汇策略-哪个证券公司好一点-炒股配资平台大全首选加杠网-网上炒股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